——2019年12月26日在市五届人大常委会第20次会议上
市审计局局长 沈家山
各位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2019年8月26日,市五届人大常委会第18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市政府关于2018年市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的审计工作报告,作出了“强化审计结果运用,督促问题整改”、“发挥审计职能作用,服务改革发展”、“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提升审计效能”三条审议意见。现在,我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向市人大常委会会议报告审议意见落实情况,请予审议:
一、关于“强化审计结果运用,督促问题整改”的落实情况
根据市政府安排,市审计局牵头抓好《审计工作报告》反映问题的整改工作。一是抓好统筹推动。牵头将《审计工作报告》反映的64个大类问题细化分解成146个具体问题,同时经市政府批准,以《宿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工作交办单》形式将整改任务下发到23家责任单位,并全部明确整改具体要求。二是抓好督促检查。成立检查组深入整改责任单位开展实地检查,同时要求整改责任单位按时报送整改报告及相关材料,并对整改结果进行鉴别和认定,对完成整改的事项实行整改销号。三是抓好成效提升。经认定,146个问题已完成整改143个,整改完成率98%,较去年提高7个百分点,尚未整改到位的问题大多是体制机制性问题或是历史遗留问题,目前正在有序整改。同时,聚焦涉及范围广、问题资金多的重点问题,加强动态跟踪督查,目前审计发现问题资金在1亿元以上的4个问题均已整改到位。
在市政府的领导和审计机关的推动下,各整改责任单位认真履行责任,推动问题整改和建章立制、堵塞漏洞、规范管理。在市本级预算执行审计发现问题整改中,市财政局加强预算管理,细化预算及调整方案编制,督促各功能区单独列报“四本预算”;提升预算支出绩效,修订《宿迁市市级财政支出进度内部考核办法》;加强往来款清理,规范财政借款长效管理,近三年共清理回收各类欠款45.95亿元。在部门预算执行审计发现问题整改中,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强部门预算编制及执行、往来款项清理。比如,市体彩中心等部门加强预决算审查,严控“三公”经费,规范专项资金使用;市交通局等2家单位将43万元房租收缴到位;市中院对627.41万元未返还执行人的执行款进行有序拨付。在重点项目资金及国家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跟踪审计发现问题整改中,相关单位加强项目资金管理,推动政策措施落实。比如,针对乡村振兴审计发现的集体权益主张不力问题,各县(区)共追回土地租金1377.36万元,收回村集体土地1562.1亩,被侵占的门面房已重新签订租房合同并追缴租金。
二、关于“发挥审计职能作用,服务改革发展”的落实情况
全市审计机关积极拓展审计监督广度和深度,发挥审计在高质量发展“六增六强”中的监督、服务和保障作用。今年1至11月,全市审计机关共审计91个单位,查出违规资金4550万元、损失浪费资金2170万元、管理不规范资金154.29亿元。一方面,着力拓展审计监督广度。落实中央审计委员会关于实施审计全覆盖的部署,科学制定审计项目计划,今年市本级实现一级预算单位审计全覆盖,同时组织全市审计机关对本级审计对象进行梳理,排定其他审计对象5年轮审计划。推进审计项目、审计组织方式“两统筹”,运用融合式、嵌入式审计组织方式,拓展审计项目的审计覆盖面,比如在乡村振兴审计中,融合了农民群众住房条件资金使用情况审计等民生事项。发挥内部审计在推进监督关口前移中的作用,内部审计职责被写入市级单位“三定”规定,市级单位内部审计“全覆盖”有序推进。另一方面,着力拓展审计成果发掘深度。加强审计发现问题整改,审计发现问题整改情况被纳入我市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市两办转发《市审计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审计整改工作的实施意见》,全市审计机关开展审计整改“回头看”专项行动,对全市近三年570个项目的审计发现问题整改情况进行检查。注重发挥审计建设性作用,加强对审计发现问题的综合分析,上报《审计直报信息》17篇,被市主要领导批示13篇,促进我市出台《关于加强市属国有企业和国有资本审计监督的实施意见》等面上工作制度13项。加强审计发现问题线索移送,今年全市审计机关共向纪检监察机关移送线索8件,其中118人因全市乡村振兴审计发现问题被追究责任。
三、关于“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提升审计效能”的落实情况
制定全市审计机关“科技强审”2019-2021年三年行动计划,以“科技强审”助力审计高质量发展。一是健全工作机制。本轮机构改革中,全市审计机关均设立电子数据审计处(科),增加审计电子数据的采集、验收、整理和综合分析利用等职能,专职人员和专业力量由4人充实到12人。开展全市优秀大数据审计项目评选,评选优秀大数据审计项目4个。二是加强数据采集。我市数字化审计综合信息系统获评智慧江苏审计信息化应用示范工程。结合该信息系统,建立定期采集机制,实现财政、社保、公积金3个行业审计数据采集常态化。三是强化大数据审计模式运用。今年全市共在15个审计项目中运用了大数据审计。其中,在市级部门预算执行审计中,运用“集中分析+分散核查”模式,对309家市级预算单位数据集中分析,并对15家单位进行现场审计;在乡村振兴审计、医保审计、保障房审计等项目中,通过对相关领域的大数据分析,在海量数据中发现问题疑点,提高了审计效率。四是加强人才培养。选派优秀干部参加上级审计机关举办的大数据培训班,全市50人通过审计署计算机审计中级水平考试,1人取得国际信息系统审计师证书。同时,组建22人的全市审计数据分析团队,加强大数据审计重点技术的研究,不断提升审计机关机关信息化审计能力。